1.1 草種選擇 選擇的草種以一年生牧草和多年生牧草或蔬菜類品種相結(jié)合,提高單位面積載禽量;適宜養(yǎng)鵝的牧草主要有黑麥草、白三葉、紫花苜蓿、菊苣、苦賣菜等。蔬菜有生菜、白菜、蘿卜、胡蘿卜、萵筍、青菜等。 1.2 種草養(yǎng)鵝茬口安排模式 1.2.1 楊樹林下、果園的牧草茬口銜接 可選擇的牧草品種有白三葉、紫花苜蓿和黑麥草、鴨茅混播,比例一般為7:3,即7O% 豆科和3O %的禾本科牧草,播種期可分為春播3~5月份,秋播8~1O月份。但不宜滿播,應(yīng)留出2O ~3O%的地塊播種葉類蔬菜,以解決前期雛鵝飼料。 1.2.2 搭配青飼料品種茬口銜接 搭配蔬菜類品種茬口,青飼料產(chǎn)量高,粗纖維少。一般蘿卜、胡蘿卜8月份播種,可利用到1~2月份;生菜、萵筍等蔬菜9月份育苗,1O月份移栽,12月份可劈葉利用,直到次年3月份再接青菜、苦買菜等,可利用到6月份。 1.2.3 分期分批播種茬口銜接 規(guī)?;B(yǎng)鵝,大面積種植青飼料,一般將種草田地按3:7比例劃分,即30% 種植蔬菜類飼料,70%種植牧草,同時分批分期播種。蘿卜、胡蘿卜8月播種;生菜、萵筍9月播種,10月移栽;苦買菜、小白菜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秋季牧草 8、9、10月三個月播種,春播牧草3、4、5月三個月播種,每期間隔一個月。分期分批播種的目的是使不同生長發(fā)育期的鵝都吃到青飼料,避免斷檔無青,或青料生長期過于集中過剩造成浪費(fèi)。 1.3 合理利用牧草 可根據(jù)發(fā)展養(yǎng)殖的規(guī)模和自然條件,合理確立不同牧草的種植面積和品種,種養(yǎng)結(jié)合,切忌盲目種植。出現(xiàn)諸如有鵝無草或有草無鵝的現(xiàn)象。牧草可放牧利用也可刈割飼喂。放牧利用單位面積的載禽量少,因此,要適度規(guī)模地合理輪牧,以避免牧草因過牧而遭到破壞,一般天然草場放牧80~120只/hm2 ,人工草場150~200只/hm2 左右,實(shí)行分期輪牧,即每2~4天換一次草地,間隔時間在2周以上。刈割利用可以提高單位面積載禽量,適時刈割,以利再生,飼喂雛鵝需嫩草,刈割間隔時間宜短,青年鵝消化能力強(qiáng),待牧草長到25~30cm 左右時刈割,后期要增加刈割頻率,一般情況下,每公頃黑麥草可養(yǎng)鵝1000~15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