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扁頭風(fēng)、吹風(fēng)蛇、飯鏟頭、犁頭撲、萬蛇、過山風(fēng)、噴氣蛇、蝙蝠蛇、吹泡蛇、撲蛇、烏肉蛇、吹風(fēng)鱉。
【鑒別特征】頸背能膨扁,有白色眼鏡狀斑紋(兩個白圓圈)故名眼鏡蛇(但眼鏡斑有相連的,有斷續(xù)的,有單個的,有兩邊為圓形的)。通身黑褐色,部分蛇有黃白色狹長橫紋15~18個。頸腹面灰白,有兩個黑色斑點及一條黑色的寬橫紋。被激怒或攻擊時,身體前段1/3可豎起,頸部的8條肋骨左右撐開,膨大成扁平狀,頭平直向前,閉合著,伸出長舌,這時頸背的眼鏡斑紋更明顯,頭擺動的同時,發(fā)出“呼呼”的吹風(fēng)聲,以威脅獵物。 第4及第5枚下唇鱗之間唇緣處嵌有一枚較小的鱗片。中段背鱗17~1 5行,全長1~2m。
【生活習(xí)性】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區(qū)的灌木叢、竹林、山坡、墳堆、山腳、水旁、溪水魚塘邊、稻田和住宅附近,晝行性蛇,喜在白天活動。但炎熱的夏天傍晚也活動,夏季暴雨后常進宅,并主動追擊獵物,因此造成的蛇傷較多。對高溫耐受強,喜曬太陽,在35℃~38.5℃的陽光下可不避開,但對低溫耐受性差,冬天低于9℃容易造成死亡。以魚、蛙、鼠、蜥蜴及蛇為食。
卵生,5~6月交配,6~8月產(chǎn)卵6~19枚,孵化期47~57天。噴射毒液的命中率很高,在2m以內(nèi)可直中人眼。
【分布】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兩、福建、浙江、安徽、海南、臺灣、云南、貴州、四川。
注:眼鏡蛇隸眼鏡蛇科眼鏡蛇亞科眼鏡蛇屬,有學(xué)者將我國的2個亞種提升為單獨的種,一個是舟山眼鏡蛇,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地區(qū)。一個是孟加拉眼鏡蛇,僅見于四川和云南的部分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