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病各齡鵪鶉都易感染發(fā)病。病鶉精神萎頓,羽松翅垂,閉眼昏睡,站立不穩(wěn),食欲不振或廢絕,飲水增加,腹瀉下痢,呼吸困難而衰竭死亡。防治方法:在飼料中加入0.1%的氯霉素喂給,或每只每天飲慶大霉素2000國際單位,連用3―5天。重病不飲的,人工灌服,并在飼料中添加多維素。
巴氏桿菌病各齡鵪鶉都易感染發(fā)病。病鶉精神萎頓,羽松嗜睡,食欲下降,腹瀉下痢,排灰白色稀糞,停止產蛋。防治方法:可采用鏈霉素、土霉素、氯霉素、四環(huán)素、新霉素、慶大霉素等抗生素預防。如用鏈霉素,每只2萬―3萬國際單位,肌注,每天1次,連用2―3天;也可在飼料中加0.05%或飲水中加0.025%的氯霉素,連用7天,先進次用量加倍,同時補喂復合維生素b。待鵪鶉康復后,應及時接種疫苗,以防復發(fā)。
脫肛此病多發(fā)于產蛋率高及經(jīng)常便秘的鵪鶉。病鶉肛門外翻,周圍絨毛濕潤,肛門收縮無力、隨病程延長,肛門脫出越來越嚴重,久之會潰瘍、壞死,甚至被其他鵪鶉啄食,引起死亡。防治方法:消除各種誘因,改善飼養(yǎng)管理。立即隔離病鶉,對患處進行清洗、復位,并在肛門外環(huán)狀縫合。外涂消炎膏,內服緩瀉劑。病重者可淘汰。
難產常見初產鵪鶉因蛋大或橫位,導致難產。產蛋過程延長,母鵪鶉疲勞,衰弱無力,甚至突然死亡。防治方法:增加運動,加強營養(yǎng)。若是輸卵管脂質過少引起難產,可灌少量潤滑油,然后按摩腹部進行助產;由衰弱及產力不足引起難產,可服紅糖水或益母草煎劑。上述方法無效時,可用手指在腹外壓迫,使蛋破碎后自然排出,排出后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泄殖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