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脫肛的主要原因是初產(chǎn)的青年鶉,產(chǎn)蛋大、高產(chǎn)鶉過度疲勞,或身體瘦弱、過肥的鵪鶉。此外,日糧中纖維素太少或者過多,維生素D3和礦物質(zhì)缺乏,光線太強,輸卵管炎等都能引起脫肛。
(1)診斷:患鶉肛門、輸卵管陰道部和子宮部外翻,充血,久則水腫。繼發(fā)細菌感染后形成化膿。在剛脫出的時候,常被其它鵪鶉啄食而死亡?;践嚥辉缸邉?,采食減少,呆于一側(cè)。
(2)防治:為了預防發(fā)生本病,籠舍不要過分擁擠,應留有適當活動余地,光線不要太強;應給予全價飼料,纖維素含量應在5%左右;對患子宮炎的鵪鶉及時治療。
對剛脫肛不久的病例,用1%的溫鹽水或0.05%高錳酸鉀溶液沖洗脫出的患部,然后小心送回肛門。對脫出部分已水腫、化膿的病例,先用剪刀剪去周圍的羽毛,再用高錳酸鉀溶液洗去膿汁,除去痂皮,表面涂上0.25%普魯卡因青霉素溶液,水腫者可用鞣酸蛋白液,待收斂后再小心送回肛門。如有臨產(chǎn)蛋,可用手指壓出或壓碎后排出,再行整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