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養(yǎng)豬業(yè)中仔豬早期斷奶隔離飼養(yǎng)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早期斷奶隔離飼養(yǎng)要求把仔豬與傳染母豬分開,這樣能顯著提高生長豬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可提高上市豬5%~15%的生長率,因此很多農場采用了18日齡或更少(少于14天)的哺乳期。早期斷奶隔離飼養(yǎng)技術要求研制體重不足5kg仔豬的飼養(yǎng)方案,而此方面幾乎無營養(yǎng)實驗數據。仔豬消化系統(tǒng)生理上的不成熟 ,是養(yǎng)豬業(yè)的一個普遍的難題,對營養(yǎng)學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調制由母乳過渡到仔豬日糧且不影響仔豬生長率的日糧,將會對以后的養(yǎng)豬業(yè)產生巨大的效益。
一、試驗材料與方法
1.試驗日糧
設置三種日糧,即基礎日糧、試驗日糧Ⅰ、試驗日糧Ⅱ,基礎日糧為玉米—豆粕型日糧,基礎日糧參照NRC(1998)仔豬營養(yǎng)標準配置,試驗日糧是在等蛋白、等消化能的條件下根據1994年修訂的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yǎng)價值表計算得到,試驗日糧Ⅰ由52.4%的膨化玉米代替52.4%的玉米;試驗日糧Ⅱ由13%的膨化大豆粉代替11%的膨化豆粕和2%的玉米油。
2.試驗動物與分組
選擇18日齡斷奶的健康純種長白豬30頭,按體重大小隨機分為三組,每組10頭豬。
3.試驗期及地點
從2013年4月8日到4月28日,共21天,試驗地點為沈陽禾豐種豬場,在試驗期按計劃進行各指標測定并記錄。
4.飼養(yǎng)管理
全部試驗期由同一個固定人員飼養(yǎng),試驗豬群置于一個半開放式的豬舍內,自由采食,自由飲水。
5.試驗方法及測定目標
設置7天預飼期,然后進入試驗期,試驗期應在清晨空腹稱量仔豬體重并做記錄,在試驗期每天觀察各組豬的健康情況、腹瀉狀況,同時還要稱量剩余料量,以記錄采食量。
試驗期需測定的指標有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腹瀉率及經濟成本等。
腹瀉率(%)=(腹瀉頭數×腹瀉天數)/(豬數×試驗天數)×100%
6.數據處理
利用t檢驗進行方差分析,比較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顯著性。
二、結果與分析
1.斷奶仔豬生產性能和腹瀉率的影響
與對照組比,飼糧中添加膨化大豆粉的日增重提高了3.03%差異不顯著(P>0.05);日采食量提高了15.65%;料重比有所提高;腹瀉率下降了37.98%,差異顯著(P<0.05)。而飼糧中添加膨化玉米組的日增重降低了3.03%,差異不顯著(P>0.05);日采食量降低了12.7%;腹瀉率下降了27.62%,差異顯著(P<0.05);日采食量有所下降。從以上結果看,膨化原料對降低仔豬腹瀉率有一定效果,但不同原料的效果是不同的。
2.經濟效益的分析
表2顯示,添加膨化大豆粉組每千克增重的飼養(yǎng)成本比對照組升高了0.33元,而飼料價格卻比對照組下降了0.01元;添加膨化玉米組每千克增重的飼養(yǎng)成本比對照組降低了0.10元,而飼料價格卻比對照組升高了0.05元。試驗結果表明:對于飼料公司而言,膨化玉米組的飼料價格稍高一些,而膨化大豆粉組的飼料價格略有下降,所以,從經濟角度來看,使用膨化玉米會使飼料生產成本升高,而使用膨化大豆粉會使飼料生產成本略有降低。對養(yǎng)殖場而言,使用膨化玉米會使飼養(yǎng)成本略有下降,而使用膨化大豆粉使飼養(yǎng)成本提高。
3.討論
仔豬早期斷奶不光在蛋白上對其有影響作用還有許多方面的因素影響著斷奶仔豬的生長,包括斷奶日期,營養(yǎng)方面和外界因素等。
3.1仔豬飼料消化吸收不良
新生仔豬天生就有吸收母乳的能力,而對外界的營養(yǎng)供給產生抵抗能力。這就導致仔豬對飼料消化吸收不良。其中決定吸收的因素有消化酶、吸收能力、泌酸能力。而仔豬的這此能力還是很弱。
3.2消化酶系不健全
淀粉酶、蛋白酶、雙糖酶活性低;研究表明,仔豬胰、小腸內容物中的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總活性從21日齡至35日齡均呈逐漸上升趨勢;35日齡后出現(xiàn)下降,斷奶可能會造成多數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3.3吸收能力減弱
哺乳仔豬小腸絨毛較長,營養(yǎng)物質消化吸收率較高。一旦斷奶,微絨毛脫落縮短,減少吸收面積。
3.4胃酸分泌不足
胃蛋白酶難激活,蛋白質及飼料中其他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下降。
易造成營養(yǎng)性下痢。
調治早期斷奶仔豬日糧時應考慮日糧成分與酸的結合能力,如堿性礦物質預混料,特別是鈣與酸結合力高,仔豬開食料中鈣含量高時,會降低仔豬的生長性能。
4.免疫系統(tǒng)不夠完善
早期斷奶仔豬免疫能力和抵抗疾病能力降低。大量文獻表明,初生仔豬沒有保護性免疫。外界的病毒、病原體及微生物都會對仔豬構成輕易地威脅。豬(馬、牛、羊)不同于人(猿和兔),其母體免疫球蛋白不能通過胎盤屏障,只能是在出生后,通過吸食初乳獲得保護性免疫。且隨時間推移,母乳中這種免疫球蛋白會迅速減少,仔豬3周齡時開始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tǒng),且很慢。
4.1采食量降低
很多情況下斷奶對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由采食量和能量攝入不足引起。所以只有可消化率高的飼料才可用于配合早期斷奶仔豬日糧。但也不可過多喂料,否則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下痢等胃腸疾病。本文推出斷奶后4~5天要限飼,少喂勤添,一晝夜喂6~8次,以后逐漸減少飼喂次數,且投料量控制在原日糧的70%左右,經4~5天的限飼后再逐漸增加。
4.2 飲水不足
實踐證明限制進水量會減少3~6周齡仔豬的采食量和生長率,本文推薦每分鐘最少應以飲水乳頭供應乳豬570ml的飲水,且飲水清潔(冬季應注意水溫)。
4.3 日糧抗原的過敏反映
過高的日蛋白質進入大腸后,在細菌作用下可發(fā)生腐敗作用,大腸腐敗作用的增加可導致仔豬腹瀉。
4.4 胃腸菌系的變化
仔豬胃腸道主要菌系是大腸桿菌、麥氏桿菌、鏈球菌、乳酸菌和擬桿菌。斷奶后,胃腸內微生物區(qū)系和PH之間相互影響,使胃腸內乳酸桿菌減少,PH升高,致病菌增加,影響仔豬健康。
5.早期斷奶仔豬的營養(yǎng)目標
近年來大量資料表明,斷奶后5~7kg體重仔豬生長率主要受飼料采食量制約。5~20kg仔豬采食量充分高時,其瘦肉組織生長率就接近最大值[www.nczfj.com]。隨著對仔豬消化生理進一步研究,了解到在日糧沒有使仔豬腹瀉的情況下,可讓仔豬自由采食,使其達到較高采食量和較高生長速度,這種日糧就是高營養(yǎng)的。采食量從維持水平增加到維持的兩倍時,臨界溫度下限從27℃降到24℃。斷奶仔豬的生長受阻和大量體脂損失有關,維持體重不變時,仔豬1天就要消耗50kg體脂來滿足能量需求,損失體重是以相應重量的水分彌補的。假設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飼料轉化率接近1:1,就意味著仔豬1天就消耗200~300克飼料。
5.1 早期斷奶仔豬的營養(yǎng)來源
5.2 早期斷奶仔豬飼料中碳水化合物(CHO)來源
乳清粉和乳糖是早期斷奶仔豬日糧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來源。
5.3乳清粉
乳清粉含65%~75%乳糖和12%的粗蛋白(以乳糖和乳球蛋白為主),但其含鹽分較高,所以注意鹽的添加問題。在營養(yǎng)與價格共同考慮和條件下,乳清粉在日糧中一般用量為10%~15%。
5.4乳糖
通常比乳清粉便宜,所以日糧推薦用量:早期隔離斷奶仔豬18%~25%,過渡期仔豬15%~20%,第Ⅱ階段仔豬10%。
6.早期斷奶仔豬氨基酸來源
6.1 賴氨酸
在選擇斷奶仔豬蛋白質資源,應考慮其可消化性、氨基酸平衡性、適口性及免疫球蛋白含量是否豐富。賴氨酸是谷物和豆餅基礎日糧的先進限制性氨基酸。
豬的限制性氨基酸為賴氨酸。仔豬生長率和飼料效率隨日糧賴氨酸水平提高而提高。早期斷奶仔豬日糧總賴氨酸需要量為1.65~1.8%。其他氨基酸必須保持與賴氨酸的適當比例才能獲得較佳生產性能。
早期斷奶仔豬其它氨基酸與賴氨酸比例推薦值:
異亮氨酸:賴氨酸=60:100 蛋氨酸:賴氨酸=30:100
蘇氨酸:賴氨酸=65:100 色氨酸:賴氨酸=17:100
6.2 谷氨酸
谷氨酸一般不被人認為豬的必須氨基酸,但是最近也引起人們的注意。斷奶仔豬與哺乳仔豬相比,血漿谷氨酸不能維持血漿水平。而谷氨酸可以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減少早期斷奶仔豬的腸萎縮發(fā)病率。在奶代品中添加谷氨酸可以增加仔豬小腸絨毛高度,降低隱窩深度。
6.3 早期斷奶仔豬的蛋白質來源
早期,仔豬復合日糧配置的重點是飼料中乳清粉的水平,并且確定了乳清粉在飼料中的較佳水平為30%。奶業(yè)中的副產品都是乳糖和乳蛋白的很好來源,這主要包括奶酪生產的副產品乳清粉和黃油生產的副產品脫脂奶粉。乳清粉經透析后可以產生乳清蛋白。但由于人類食品生產中需要大量的乳清濃縮蛋白,乳清濃縮蛋白在斷奶仔豬飼料中的應用很少。
除了乳產品外,一些高消化率的蛋白質也大量應用于斷奶仔豬飼料中。有魚粉,干燥血粉,膨化大豆,菌體蛋白和肉骨粉等。
大豆蛋白產量豐富,價格相對便宜,但其溶解性和消化性較差,人們通過機械、化學和酶解的方法來提高其營養(yǎng)價值。大豆薄片和精致大豆蛋白進行蒸汽膨化深加工后,斷奶仔豬的生產性能比大豆薄片組有所提高,這主要是因為膨化加工的過程中的壓力和熱處理,能破壞天然蛋白質的物理結構使其變性,從而提高了其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然而,精致大豆蛋白膨化處理后,斷奶仔豬的生產性能并沒有很明顯的進一步提高。另外,所有飼喂大豆蛋白斷奶仔豬的生產性能都差于脫脂奶粉組。
6.4早期斷奶仔豬的脂肪來源
脂類在仔豬食糧中的添加目的是增加飼糧能量濃度。但有研究表明斷奶后先進周添加脂類效果不明顯甚至影響生長,因為斷奶后胰臟和消化道內胰脂酶活性分別降低30%和60%。
限制脂類的利用,幾天后仍會恢復到斷奶前的水平。本文建議仔豬日糧中代謝能水平設定在3150~3300大卡/千克,即添加2~5%的油脂。
6.5 早期斷奶仔豬的礦物質需要
動物組織含約45種礦物元素,依其在動物體內含量多少,分為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其中含量多于0.01%的礦物質稱常量元素。包括鈣、磷、鎂、硫、鈉、鉀、氯。含量少于0.01%者稱為微量元素,與動物營養(yǎng)相關的主要有鐵、銅、錳、硒、碘、鈷、鉬、氟、錫、硅、鎳、砷、鉻、礬。
7.常量元素
7.1鈣和磷
鈣和磷是主要構成骨骼和牙齒的結構物質,并對能量代謝及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生理狀態(tài)等具有重要作用。鈣是先進限制性礦物元素。豬的鈣磷營養(yǎng)受鈣磷供給水平及鈣磷比,飼糧中VD水平及體重等因素影響。20千克以下的豬鈣磷建議量:鈣0.72%,總磷0.6%,非植酸磷0.36%。鈣總磷比1.2:1,鈣非植酸磷比2:1。
適宜的鈣磷比對仔豬的生長和骨骼發(fā)育死至關重要。過量鈣或磷都會導致鈣和磷的吸收降低,高鈣磷比降低磷吸收,尤其是磷處于營養(yǎng)需要臨界水平時,鈣水平過高誘發(fā)磷的缺乏。
7.2 鈉、鉀、氯
鈉、鉀、氯主要參與機體電解質及酸堿平衡[www.nczfj.com]、肌肉神經興奮過程等。研究仔豬飼糧適宜的電解質平衡值,結果表明5~10千克斷奶仔豬為225meq/kg(k=0.8%;na=0.09%;cl=0.09)影響仔豬生產性能的主要在電解質平衡值,而不是電解質的絕對水平。
豬缺乏鈉、鉀、氯,出現(xiàn)異嗜、生長受阻。過多則表現(xiàn)為食鹽中毒,伴以神經過敏、蹣跚、劇滑、頻尿、稀便、呼吸障礙,甚至死亡等癥狀。
7.3 鎂
鎂是細胞體液內的主要陽離子,是許多酶系的輔助因子及骨骼的組成成分,對維持肌肉和神經興奮性起作用。鎂的添加物主要有氧化鎂、碳酸鎂和硫酸鎂分別為85%、86%~113%、58%~113%。
豬缺鎂表現(xiàn)為應激過敏、肌肉卷曲、平衡失調、抽搐等。
8.微量元素
8.1鐵
鐵是構成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細胞色素、氧化酶等的成分,主要參與氧的運轉,交換及組織呼吸過程,并對免疫機能產生作用。仔豬出生后3日齡必須補鐵,保證一次性注射給100~120毫克鐵,即右旋糖酐鐵。
豬缺鐵多表現(xiàn)為低色素小紅細胞性貧血,仔豬虛弱,皮膚蒼白,被毛粗糙。飼糧中缺鐵過量會引起免疫系統(tǒng)損傷。慢性鐵中毒引起腹瀉、生長慢,飼糧效率低及類似缺磷癥狀。
8.2銅
較高使用的銅源為硫酸銅,其效價高達100%,但存在易吸潮結塊,吸收低等特點。植物性飼料中餅類含銅量(4~10mg/kg),豆科植物(6~12mg/kg)高于禾本科植物(4~10mg/kg)。
銅是許多酶系的活化因子,對骨骼發(fā)育,被毛生長、繁殖機能等都必不可少,并且通過T細胞和多核白細胞影響免疫功能。
8.3錳
研究表明,以玉米,豆餅為主的常規(guī)飼糧含錳量(14mg/kg)即可滿足豬對錳的需要,額外添加錳源被排除體外。錳是骨骼正常生長所必需,是多糖類和糖蛋白合成中許多關鍵酶的活化劑。
8.4 鋅
天然植物飼料中鋅的生物學效價是豆科高于禾本科,動物性飼糧中鋅比植物性飼糧鋅有效。通常鋅補充劑有硫酸鋅、氧體鋅等無機鋅源。鋅是多種酶的組成成分或激活成分,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還與胰島素,促腎上腺皮質素、唾液、味覺素合成釋放,以及骨骼發(fā)育,角質生長、維生素A利用有關。
8.5 碘
植物中含碘量受土壤和環(huán)境的影響,一般沿海地區(qū)植物富碘,內陸地區(qū)植物缺碘。碘源補充劑有碘化鉀、碘酸鉀、次碘酸鉀等。但因碘化鉀易升華損失,一般添加劑預混料的碘化鉀應用在原用量的基礎上多加30%左右,以保證存放2個月以后使用時的有效性。碘主要存在于動物甲狀腺,是構成甲狀腺素以及其他甲狀腺活性化合物的組成成分,參與基礎代謝活動。碘在飼糧中屬第二種限制性礦物元素。
8.6 鈷
鈷是微生物合成維生素B12的必須元素,參與造血功能,亦是某些酶的激活因子。由于豬可從糞便中獲得VB12,飼料中不必加鈷,也未見鈷需要量的研究報道。常見鈷添加物有醋酸鈷、硫酸鈷、氯化鈷、碳酸鈷。
8.7 硒
天然植物飼料以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等野生植物含硒豐富,多數禾本科牧草含硒貧瘠。植物含硒受土壤PH、氣溫及降雨量的影響。谷物含硒0.01~0.3mg/kg。飼料添加劑中常用硒補充劑亞硒酸鈉,生物效價為100%。
硒遍及機體所有細胞,以及肝、骨、肌肉中含量居多。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組成成分,具有生物抗氧化功效。硒還有參與輔酶A、輔酶Q的合成,同時也是一種與電子傳遞有關節(jié)的細胞色素成分。在免疫反映中起著一種免疫佐劑作用,并與吞噬細胞殺菌能力相關。
8.8 鉻
鉻的來源有無機鉻和有機鉻兩種,前者難以被吸收,后者較易被吸收。主要有必定羧酸鉻,煙酸鉻和酵母鉻,其中以吡啶羧酸鉻研究用最多。鉻作為葡萄糧耐受因子的活性成分,與、胰島素協(xié)同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及核酸代謝。鉻具有抗應激功能。鉻與胰島素協(xié)同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及核酸代謝。
三、結論
因為仔豬的品種不同:其他地區(qū)的內在與外在的環(huán)境差異;仔豬胃腸道的成熟時間;養(yǎng)殖戶的飼養(yǎng)成本等綜合因素,都影響著早期斷奶仔豬的營養(yǎng)結構,斷奶仔豬的較佳飼糧配方,每周都在變化,所以較好的方法應采取階段飼養(yǎng)方式,把不同的斷奶仔豬分為階段性,這樣不但提高了飼養(yǎng)水平還大大降低了飼養(yǎng)成本,以達到科學養(yǎng)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