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斷奶的日齡主要根據(jù)豬的品種、母豬體況、泌rǔ量、仔豬的用途,特別是飼料飼養(yǎng)水平確定。
在農(nóng)村養(yǎng)豬采用45-60天斷奶,集約化養(yǎng)豬場實行4周齡或5周齡斷奶。在國內采用18日齡和21日齡斷奶,稱早期斷奶;在國外,采用7日至14日斷奶,稱早期隔離斷奶。
農(nóng)村養(yǎng)豬科技水平較低,以土雜種為主,飼料和飼養(yǎng)水平較差,一般仔豬斷奶日齡多在45~60天;農(nóng)村專業(yè)養(yǎng)豬戶由于選用配合飼料,掌握養(yǎng)豬的基本技術,多在仔豬1個月至45天內斷奶;集約化和工廠化養(yǎng)豬由于技術水平較高,采用配合飼料,獸醫(yī)保健力量較強,多實行4周齡(28天)斷齡;個別技術力量、設備、飼料條件很好的單位采用3周齡斷奶。斷奶日齡越早,仔豬斷奶后出現(xiàn)的問題越多,但是斷奶成功后效益提高,可以提早10~30天出欄。
如何判斷仔豬的斷奶日齡:
(1)從豬場的性質和任務來看,種豬場或留作種豬用的個體,斷奶時間宜晚不宜早。外來瘦肉型品種在35日齡比較適宜,國內品種宜在60日齡為好。這樣種苗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發(fā)育會更好,也比較好選擇種苗。
(2)對商品場或用于育肥的個體,斷奶日齡宜早不宜遲,才能產(chǎn)生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
(3)從設備條件上看,凡能提供溫暖、干燥、通風良好的產(chǎn)房和保育舍條件的,以及可以滿足仔豬生長發(fā)育且有配合rǔ豬料飼喂的,都可以早期斷奶,否則會造成損失。
總之,對瘦肉型品種斷奶(商品豬苗)體重在5.0~6.0千克,種豬場或用作種苗的個體,體重在6.5~ 7.5千克斷奶。對于特殊用途如送交種豬測定站測定性能的個體,宜在體重達11~13千克以上斷奶。
仔豬斷奶分一次斷奶、分批斷奶和逐步斷奶等方法。
(1)逐漸斷奶法。是逐漸減少哺rǔ次數(shù),最后停止哺rǔ的方法。一般是到4周齡時,白天將母豬調走,不讓母豬哺rǔ,夜間再讓母豬給仔豬喂奶。經(jīng)4~6天后逐漸不讓母豬哺rǔ。這種方法好處在于逐漸提高仔豬獨立生活、采食飼料的能力,減少斷奶腹瀉的問題。缺點是每天白天趕去母豬,費工費時。
(2)分批斷奶法。此法按仔豬體重大小分成2~3批斷奶,首先把體重大的3頭小豬斷奶調走,隔2~3再調走體重中等的3~4頭仔豬,再隔3~4天調走最后一批仔豬。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保證仔豬生長發(fā)育,不致引起腹瀉死亡,缺點是斷奶時間拖得較長,不易管理。
(3)一次斷奶法。是指到一定日齡,一次全部斷奶,母仔相隔開。這種斷奶法又分去母留仔和去仔留母2種方法。去母留仔是把母豬調到其他圈舍,仍保留仔豬在原來的圈中;另一種是把仔豬全部調走,母豬留在圈中,去母留仔是使仔豬對環(huán)境改變不致太突然,否則引起神經(jīng)緊張,影響增重和健康。去仔留母的斷奶方法是在仔豬斷奶日齡較大時(一般5~6周)采用。仔豬因日齡較大,適應性較強。
飼料逐漸改變。由斷奶前3-5天飼喂仔豬代rǔ料,逐漸過渡為粒料,斷奶時仔豬完全適應固體料。通常斷奶當天仔豬減料,經(jīng)2-3天后轉為正常,開始時防止仔豬消化不良,只喂7成飽,經(jīng)3-4天后讓仔豬自由采食。